尤恩河谷

我們選擇 5 月/初夏到蒙古半自助旅行,還不算旅遊旺季,

人煙稀少,只有零星幾個包車團體,

像是我&安啾、在Sunpath遇到的五人外國團,跟不知道來自哪的另一團外國人。

我們的行程都不一樣,有時他們準備離開、而我們剛到。

但就在荒蕪漠地中碰頭、點頭、彼此笑著問候,然後繼續往各自的目的地出發,

這樣一期一會的緣分,正是旅行迷人的其中一部分

蒙古半自助、戈壁探險的第二天,我們來到南戈壁省會西方的:尤恩河谷(Yol Valley)&三美人山。

DSC01236 edit 01-small(Tag350).jpg

 

|旅行資訊 Information|

時間:2019年 5月

地點:蒙古南戈壁>尤恩河谷(Yol Valley)>三美人山(Three Beauty)

 

|景點資訊 Hot Spot|

*景點的名稱,原文跟翻譯都有不同的說法,盡量列上。

蒙古地大,自然景觀很豐富,目前總共有29個「自然綜合地」(байгалийн цогцолбор газар/Nature Complex),

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「國家公園」(National Park),

58895043_2191063570961619_966083387779448832_o_蒙古國家公園、自然保護區分布圖 cut.jpg
▲ 本張圖來自這個蒙古政府的網頁,從翻譯中拼湊出大底是國家公園分布圖的樣子。

 

在南戈壁,我們拜訪的是「戈壁古爾班賽汗」國家公園(Gobi Gurvansaikhan National Park),

地點在戈壁沙漠的北緣,從1993年設立以來,涵蓋範圍不斷擴大,是蒙古境內目前範圍最廣的國家公園。

地貌也會隨著地點、海拔而有所不同,像是草原、沙丘,都能在這個複合式的自然保護區裡看到。

這次去的尤恩河谷Yolyn AmYol ValleyLammergeier Valley)、

三美人山Three beauties of GobiGurvan Saikhan Mt.)都是其中的熱門景點。

 

尤恩河谷的蒙古文轉寫翻譯過來是「鷹谷」,位於東美山,

明明地處沙漠,卻是長年冰封的天然冰原,顯得獨特;

三美人山的名稱也是從蒙文翻譯過來,由東美人、中美人、西美人三座山組成,

有著「三個美女要嫁人,卻被爸爸阻止」的傳說故事。

但詳細的故事內容我已經忘記了。

 

××× ×××

|行旅足跡 Our Story|

車行一路向南,沿途的風景也慢慢不同,

但不變的是——白天會被飼主放出來吃草玩耍的牲畜們。

DSC01054 edit 01-small(Tag350).jpg

在路上遇到動物,越來越習以為常。從一開始欣賞成群的數大美,

到最後我的視線都鎖定在牠們閃躲行經車輛時,慢條斯理搖搖晃晃的屁股。(欸)

尤其羊隻們盤據公路,懶洋洋地躺在路中央,但又恰好有車經過的時候,

一邊叫著一邊或快或慢的移動,那群搖搖晃晃的屁股跟大腿肌肉,

讓我有柯基的既視感。

 

除了馬牛羊,隨著我們越來越接近南戈壁,漸漸也有一些駱駝的蹤跡。

戈壁的駱駝是雙峰駱駝(Bactrian camel),

不同於在觀光宣傳照或網路上看到那種大片,

真實作為牲畜豢養的駱駝,比我想像中的……小隻一點?

DSC01064 edit 01-small(Tag350-2).jpg

在一段長時間的顛簸路段之後,我們的乘車終於從「沒馬路」開「回」公路正軌上,

原來是中戈壁、南戈壁的交界到了。

在圖中那條荒野中難得直又平的灰色道路以前,屬於中戈壁(Dundgovi/Дундговь)。(也就是卡車停的位置)

DSC01168 edit 01-small(Tag350-2).jpg

而這條路的另一頭,立著駱駝雕像的地方,就是南戈壁(Ömnögovi/Өмнөговь)

DSC01164 edit 01-small(Tag350).jpg

問起導遊為什麼要放駱駝的雕像?

導遊說,南戈壁有很多駱駝,駱駝對當地居民來說是生活中重要的生物,就像是某種「spirit」。

想想也是,在缺乏水資源的地方,

雙峰駱駝卻有自然演化出的「駝峰」來儲存水分,耐旱又耐寒,能在沙漠中活得好好的,

可以幫忙載物,駱駝肉更是南戈壁地區的居民也很常食用的肉類。

 

××× ×××

 

從交界處再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,

我們終於進入南戈壁省會:達蘭扎德嘎德(Dalandzadgad/Даланзадгад)。

說是省會,其實就是個小城鎮。

AE5C111E-EB24-4CDC-9182-053641C36E00 edit 02-small(tag350).jpg

在戈壁之旅中,只要進入小城鎮,就代表著:吃飯時間到了!

(用餐、加油、買藥、看醫生、上廁所,都要趁進入小鎮的時候解決。

我們就是在那間暗紅建築中用餐。

到蒙古第三天,終於吃到一間有雞肉選項的餐廳?

當導遊幫忙翻譯那是雞肉,而且不是炸物的時候,我毫無猶豫地選了這個,

但又想嘗試第一次看到的「Fried Dumpling」看起來是餡餅,但導遊翻譯是餃類,

總之是麵糰裡裹著羊肉再下鍋油炸的料理,蒙古傳統吃法。

導遊吃了一兩口就放棄,她覺得很不OK(好實在XD)

我嘗了一口後,就能理解她為什麼放棄……麵皮真的很油,

又感覺炸過後、放了很久才上菜,鬆鬆軟軟、不酥脆,只有內餡的羊肉調味還不錯。

另外也點了一杯奶茶——羊奶、小米、鹽巴,熱熱的滿好喝,腥味也不大明顯。

page edit 01(Tag280透215).jpg
▲ 紅蘿蔔絲跟高麗菜絲的冷沙拉,真的在這趟旅程很常見。

 

小鎮雖好,但我們也有行程要走,經過的每個小鎮,往往都是快閃。

吃完午餐,繼續往尤恩河谷前進。多雲的天空一度放晴。

DSC01183 edit 02-small(Tag290).jpg

DSC01202 edit 01-small(Tag350-2).jpg

 

這裡的地貌跟天氣都一樣多變。

原本是一片黃色大地,隨著離尤恩河谷越來越近,

漸漸轉成恐龍電影中那種山谷,崎嶇但低矮的山、披了綠草但不完全是綠地的地貌。

這樣的沿路景色讓我不禁幻想,等等可能有恐龍從山谷中的另一邊出沒

DSC01206 edit 01-small(Tag350).jpg
圖說:以石頭堆砌的矮牆圍出一個大範圍的平地,是停車場。如果沒有這個明顯是人工打造的部分,差點以為我在侏儸紀時代。(?)

 

車子只能停在劃定的停車場,接下來就只能徒步走進尤恩河谷,大概要走個 20 分鐘左右(包含拍照時間),

從外圍慢慢往河谷走近,最開始幾乎看不到什麼冰原,只有讓你以為身處恐龍時代的場景。

IMG_3276 edit 01-small(Tag320).jpg

越往裡面走,風景也變得不同,開始看得到冰。

發現其中的冰原(ice field),沒有想像中的壯觀。

DSC01210 edit 01-small(Tag350).jpg

IMG_3281 edit 01-small(Tag320).jpg
▲ 換個角度看,回望來時路,藍天又再次露臉。

 

導遊表示,因為氣候轉變的關係,很多自然景觀的情況都跟以前不同。

河谷中的冰原也從原本的長年冰封,到現在,只要過了冬天就會慢慢融掉。

 

河谷中比較平的地方都被一層冰覆蓋住,這些平坦的地方就是我們行走的道路。

然而,雖然看起來平坦,但因為慢慢再融化,冰原厚薄不一,

加上時不時就會降雪,用肉眼有點難判斷是不是新積雪,需要小心腳步。

DSC01251 edit 01-small(Tag350-2).jpg
▲ 從冰原的裂縫中可以看到底下清澈涓流。

 

在回程的時候,我曾經在關掉錄影機後的下一秒,腳直接陷進冰雪堆裡。

幸好鞋子買了中筒的,加上那裡實在乾燥,襪子沒怎麼濕,也很快就乾了。

 

走到河谷盡頭,導遊比了一比旁邊的瀑布,跟我們說這就是這裡最有名的景,

我以為會看到更壯闊的冰瀑,但只有一點點。

DSC01229 edit 02-small(Tag320).jpg

導遊說,之前她來的時候,冰瀑的高度曾經到最頂端的石頭,看起來真的很壯觀,

但現在受氣候變遷的影響,慢慢都融掉了。

雖然覺得有點可惜,不過第一次看到冰瀑,依然覺得新鮮。

還有這樣的結冰小河。

DSC01253 edit 03-small(Tag320).jpg

整個河谷就是不斷讓我覺得很有侏儸紀的既視感,

以及對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讚嘆。

DSC01254 edit 02-small(Tag320).jpg

但讚嘆並沒有讓我們讚嘆太久,因為變、天、了。

就在回程,突然下起了冰雹,藍天也只是稍微露個臉就閃人了。

DSC01261 edit 01-small(Tag350-2).jpg

 

回程一路低著頭,稍微躲避風跟冰雹,

看到地上的獸骨遺骸,以及盤羊(Argali)保護提醒的告示牌。

DSC01270 edit 01-small(Tag350)-small2(Tag350).jpg  DSC01268 edit 01-small(Tag350-2)-small2(Tag350).jpg

這個網站對照,覺得告示牌上畫的動物應該是「盤羊」。(一度以為是西伯利亞北山羊,但看起來不太像)

告示牌上的文字寫著「АН АМьТНАА ХАЙРЛАН ХАМГААЛЦГААЯ」,

但我真的無法從翻譯中得知是什麼意思,只依稀記得導遊的說法。

就是提醒大家要留意保護動物。

 

××× ×××

 

離開了尤恩河谷,我們繼續前往三美人山,車程約 30 分鐘左右。

值得一題的是,離開尤恩河谷、前往三美人山的途中,我們在路邊的草地上看到氂牛(Yak)。

根據導遊的說法,蒙古境內只有在南戈壁沙漠中才看得到。

DSC01272 edit 01-small(Tag350-2).jpg

 

 

進入三美人山之前,有一個藍色「鳥居」,是進入山區的宣告。(不過進跟出都沒有拍到)

三美人山的腹地很大,沒有人工圍起的停車場,但有一個空曠的平地可以停車。

跟著導遊的腳步,我們匆匆下車,就看到旁邊停著一輛破破的轎車,

再過去是穿著傳統長袍的男子、賣手做物品的小攤、可供遊客騎乘的馬匹,就在山谷的起點處。

DSC01300 edit 01-small(Tag350-2).jpg

小攤上擺著手鍊、皮革繪圖、羊毛氈做的駱駝,我看了很心動,

請導遊問了價格之後,說整攤每個東西的價格都不超過 20,000 MNT(約7-8 USD)

一時之間來不及換算,不知道自己身上到底有沒有那麼多錢,

要走回車上拿,又需要請導遊司機開車門拿錢包,有點不好意思,最後作罷。

結果回程滿心想著「好冷趕快回車上」跟找手套,也忘記再光顧。

這點算是這趟的小遺憾,讓我深深覺得:旅途中做好準備,減少自己失了興致的機會。

 

××× ×××

 

三美人山是蒙古的自然保護區,入口不遠處也立了告示牌標示Do&Don't,

不能開車但可以騎馬的國家公園,覺得新鮮。

DSC01276 edit 01-small(Tag350-2)-small2(Tag350).jpg

 

原以為風雪停歇,但才平靜沒多久,我們走在冰原上時,天氣變得更糟了,

風突然變得很大,接著又是迎面而來的——冰雹、雪(分不清究竟是哪個,打在身上也不太痛),

少了一隻手套,手又凍又冰,咬著牙硬是拿著手機拍照。

IMG_3330 edit 01-small(Tag320).jpg

尤恩河谷跟三美人山都有冰原,

不過兩者的差別在我眼裡是:尤恩河谷比較狹長、三美人山延伸的比較廣,冰原也比較厚實。

難怪兩者會放在一起,除了地點相近,景貌也相似。

 

可能因為下著雪,這次導遊沒有帶我們走冰原,而是踏在旁邊平坦的土石坡地上,

儘管如此,依舊有點濕滑難行。

DSC01280 edit 01-small(Tag350).jpg

如果沒有這場風雪的話,我們看到比較早到的他團成員,從山谷中的一頭竄出,

所以猜測如果沒有這場風雪,也許我們可以輕鬆自在地在山谷中繞一圈。

DSC01281 edit 01-small(Tag350).jpg

但事與願違,風真的有點大。

沒有護目鏡的情況下,只能低著頭逆風前進,再美的景色也無暇欣賞。

DSC01291 edit 01-small(Tag350-2).jpg

據說整個走完要花大概四五十分鐘,於是我們走到一半就開始回程,

一邊逆風前行,內心也忍不住偷偷想:「趕快讓我回車上吧」。

 

××× ×××

 

這次旅行我偷偷替自己立下一個小目標:要在野外上廁所!

離開三美人山前,我跟著安啾的腳步到廁所解放一下,

這裡的廁所就像這樣的兩間小屋子。(補充:尤恩河谷也有。)

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廁所都是就地挖洞、怕有味道?廁所都距離停車場跟景點有一段距離。

DRHJ3459-small(Tag350-2).JPG

四間廁所有三間是鎖起來的,唯一只有一間拉得開門。

記得上面貼的告示牌是上廁所要付 500 MNT(約 0.2 USD),不過現在不是旅遊旺季,也沒人管理。

而雖然看起來是西式的小屋,還有水泥地板跟不錯的鐵門,

但不用懷疑……裡面的廁所是木板+洞^^

多少會有點忐忑木板會不會不夠牢固,但看起來是很紮實的,

而且因為沒什麼人,所以也沒留下什麼前人的「戰果」。

味道的來源主要是垃圾><——我全程用頭巾圍住鼻子+閉氣,所以還OK。

(Tips:在戈壁地區上廁所小訣竅—— (1) 愛用濕紙巾;(2) 小心掉東西

 

IMG_3348 edit 02-small(Tag290).jpg
▲ 在三美人山中,旁邊的坡都是這種硬硬又尖銳的石頭,但依然有生命在其中。

 

–=後記=–

在三美山,我差點弄丟悶燒鍋借我的觸控保暖手套。

走進山谷後不久,我就發覺手套少了一隻,猜想是掉在入口攤販或車子附近,

但已經走了一半,天氣變化大,也不好立刻回頭去找,

內心的忐忑不在話下,悶燒鍋是很惜物的人。

幸好回車上的時候問司機,他帶著我到入口那台破破的轎車前面,問我是不是那隻。

只見手套我就被放在擋風玻璃的平台上。

他們就用蒙古語跟穿著傳統長袍的大哥溝通,幫我拿回了手套。

他帶著笑臉請導遊跟我說,司機撿到,以為是當地居民的,就先給他們。

幸好順利找回來。也讓我再次體會到——出門在外,語言真的很重要啊。

不過更重要&更直接的是:肢體語言。

擔心的表情、「沒關係別緊張」的表情、「找到就好」的笑臉,

比起語言,更多時候用的是這些在溝通,更直接地感受到人跟人互動的溫暖:)

 

 

打完收工!

--------------------

此文章由米拉Mira撰寫,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讚,

也歡迎轉貼分享及留言,你們的互動都是我寫文的莫大助力!

 


▲ 我的粉絲專頁除草開張囉!慢慢耕耘中,歡迎來FB一起抬槓:)

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Mira_190609 2133

 

 


arrow
arrow

    米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